為什麼大景深、高DPI鏡頭,成像卻不好?挑CIS要看「這個」重點
和一般工業鏡頭一樣,如果我們希望鏡頭的解像力越高,CIS透鏡陣列的景深就會越淺、工作距離越近。如果您選擇CIS是為了應用在比較精細的成像,但被推薦的型號有較深的景深與較長的工作距離、而且還是高dpi,雖然規格看起來很吸引人,但反而需要特別留意!
瑕疵能否檢出就看它‧高端設備照明設計的關鍵,你掌握了嗎?
隨著半導體產業的蓬勃發展,台灣的檢測設備也不斷的往高解析度邁進。當解析度變得越來越高,我們會發現:以往可以忽略或是沒發現的現象都將變得顯而易見,並嚴重影響到瑕疵能否檢出。能夠了解照明在高解析度系統扮演的角色,才能打造出符合需求的高解析度檢測設備。
紅外線LED光源亮度不如鹵素燈?實測結果告訴你
在上一篇「還覺得LED亮度不如鹵素燈?長波段更亮的新LED光箱,強勢來襲」中,我們提到REVOX開發的LED光箱憑藉技術實力,在近紅外(NIR)、短波紅外(SWIR)波段的亮度已經大幅超越傳統鹵素燈。
這篇文章,我們透過SWIR相機實測,實際對比REVOX的IR光源(波長1100nm)與150W鹵素燈的亮度表現。
要檢細微瑕疵又不想改機?像素位移給你高解析影像
由於感光元件的像素與像素之間存在著間隙,當我們想進行非常細微的瑕疵檢測時就容易遇到一個問題:瑕疵的訊號同時被兩個或多個像素感光而弱化。而像素位移技術的基本概念是,感光元件每移動1/2 個像素或1/3 個像素,就會拍攝一張照片,所以上圖的瑕疵訊號如果原本落在兩個像素之間,在感光元件移動後就能夠被整個像素完整感測到。
曲面上的凹凸瑕疵檢測:電子業應用案例
當待測物有圖案或圖形,或者是反光曲面時,有越來越多使用者會考慮用3D檢測取代2D檢測。用3D Sensor拍到曲面的凹痕只是第一步,但要怎麼用軟體檢測?仍然是軟體工程師困擾的問題。本期將以滑鼠表面瑕疵檢測作為案例,實際為您示範如何運用3D影像處理工具,輕鬆解決反光曲面的挑戰。
半導體元件越做越小,用什麼波長光檢效果最好?
電磁波的頻譜圖很廣,一般機器視覺最常用到的是介於「紅外線 – 可見光 – 紫外線」這個區間的光源。本文將分別就不同波長的波段跟大家分享它們的特色,希望能讓您在檢測實務上,更瞭解該選擇的光源波段和注意事項。